2024年度“小学期”社会实践活动

我院赴祁县开展“新晋商与特色专业镇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活动

日期:2024-07-21

“新晋商与特色专业镇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系列报道·祁县玻璃器皿专业镇调研活动


开展“新晋商与特色专业镇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是同升s8s线路检测中心2024年度“小学期”社会实践活动确定的校级调研项目。7月17日至18日,在我院党政主要负责人的带领下,学院师生一行17人赴“中国玻璃器皿之都”、山西省首批十大省级特色专业镇之一的祁县玻璃器皿专业镇进行调研。

调研期间,祁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杜建中接见了我院调研组一行,并介绍了祁县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发展现状,尤其是玻璃器皿产业发展情况、营商环境,以及目前的政策趋向。作为全省首批10个省级特色专业镇之一,近年来,祁县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抓“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高度重视专业镇建设,深刻领会省、市委战略意图,把玻璃器皿专业镇作为“一号工程”来推进,在特色专业镇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迈出了有力步伐。祁县玻璃器皿产品包括酒具、茶具、咖啡具、蜡台、风灯、水升、果盘、糖盒、花瓶和工艺品10大系列8000多个品种,产品70%以上出口,远销以欧美为主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市场约占50%,欧洲市场占30%。全县现有玻璃器皿生产企业59户,包装、物流运输、模具加工等配套企业225户,年产能28万吨。2024年1-4月,生产各类玻璃制品10.4万吨,较同期增长6.5%;实现营收6.31亿元,较同期增长41%。祁县产出的人工吹制玻璃器皿产量约占全国人工吹制玻璃器皿总量的60%,人工吹制高脚杯产量约占全国人工吹制高脚杯总量的80%以上。

7月17日上午,调研组先后来到祁县“一带一路”中小企业特色产业合作区规划展示馆、山西玻璃器皿特色专业镇电商服务平台、国家玻璃器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祁县红海玻璃有限公司、红海玻璃文化艺术园等单位进行调研。7月17日下午,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祁县海帆玻璃、宏力玻璃、东玉玻璃、华达玻璃等企业进行调研;7月18日上午,赴祁县职业中学、祁县光大玻璃、宏艺玻璃、大华玻璃等单位进行调研。

在祁县红海玻璃有限公司,我院EMBA校友李健生董事长介绍了红海玻璃自1953年以来的发展历程,阐述了红海玻璃面向世界的发展蓝图;在红海玻璃文化艺术园,我院师生了解了人工玻璃器皿的历史传承,并现场观摩了人工玻璃器皿的吹制过程。在祁县海帆玻璃科技有限公司,参观了集压制、甩制、拉挺生产于一体的玻璃全自动生产线;在祁县宏力玻璃有限责任公司,参观了玻璃机甩器皿工艺的生产流程,了解了离心玻璃产业的发展情况;在山西东玉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参观了贝尔、东久、朗娜、诺特等国内知名玻璃器皿品牌的产品,了解了祁县玻璃器皿行业的品牌建设情况;在祁县华达玻璃器皿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了华达玻璃创立、发展MU16品牌的历程。在祁县职业高级中学校,柳坚毅校长介绍了祁县玻璃器皿学院的建设情况;在祁县光大玻璃器皿有限公司,现场参观了自动化制瓶生产线,了解了白酒瓶、啤酒瓶、醋瓶、饮料瓶的生产工艺及市场情况;在山西宏艺玻璃器皿有限责任公司,参观了集人工与机制为一体的生产线,了解了玻璃行业“人机并举”的发展思路;在山西大华玻璃实业有限公司,参观了祁县最大的玻璃器皿生产厂区,了解了全国首家玻璃智能工厂项目建设情况。

7月18日下午,在祁县人民政府会议中心召开了祁县玻璃器皿专业镇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由县政府党组成员、祁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董永兴主持。会上,我院院长卫虎林介绍了本次调研的背景和调研目的,希望通过本次调研,项目组力争讲好祁县故事,传播祁县声音,共同努力推动祁县高质量发展。参会的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分别介绍了祁县玻璃器皿专业镇总体情况、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人才培育情况、品牌建设、标准化建设与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情况;与会企业代表从出口情况、用工情况、知识产权、市场环境、技术革新等方面阐述了祁县玻璃器皿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薛继东副院长从打造高端产业链、打造区域公共品牌等方面为祁县玻璃器皿专业镇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以专业镇为引领,打造山西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山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时代弘扬晋商精神的重要举措。通过本次调研,我院师生实地考察了祁县玻璃器皿专业镇的发展情况,深入了解了新晋商崛起和山西经济发展的新动态,有力推动了我校商科教育与管理实践的有机融合。(同升s8s线路检测中心 靳伟择供稿)


师生调研心得体会

齐永智(同升s8s线路检测中心副院长、教授、博导):专业镇的持续竞争力取决于目前5000人的人工吹制高级工人,深度做好这个工匠群体的传承与培育至关重要;目前玻璃器皿的主要市场在国外,未来玻璃器皿的主要市场应该会逐步转向国内,因此企业要提前做好国内市场的下一步布局;目前祁县对相关政策和资源利用挖掘还不够深入,未来要处理好与玻璃器皿专业镇的协同关系;在大多数企业做的是to B业务,未来更多业务必然会转向to C,因此要做好to C业务的布局;大多数玻璃器皿企业要做好从产品生产要效益转向从产品设计与品牌价值要效益;祁县作为晋商故里,目前玻璃器皿产品中,晋商文化、山西文化,甚至国潮文化在产品中的融入不足,通过文化赋能产品需要不断加强;总体上各大企业对新媒体传播价值与作用重视程度不足,营销手段较为传统。

闫向连(同升s8s线路检测中心党委委员、副教授):建议组建行业产教联盟。按玻璃器皿产业实践技能分层次、岗位发展分方向的现代学徒培养,形成校企协同化发展,全程化发展,融合化共享的产教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第二,共建共享实训基地。组建校企双师教学团队,协同指导学生完成企业工作任务。第三,引导民企投资办学,创新企业留人机制。

周晔(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博士):祁县玻璃器皿专业镇未来打造区域品牌一是要注重流量思维。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要打造爆款,这个爆款不是某一款玻璃制品,而是祁县玻璃产业最具特色的人工吹制。第二个获得关注的方式强化产品定位,可综合产品溯源、短视频传播等多种方式,将“玻璃制品更环保”的理念根植于消费者的心智模式当中,影响消费者选择器皿的消费习惯。另一方面是将流量转为留量。祁县玻璃制品本身的规模、品质、市场认可度、文化底蕴等都是可以将流量转化为留量的基石。二是企业应致力于提升员工幸福感。可结合“dirty work”和员工幸福感提升相关理论,通过进一步调研和访谈,分析玻璃产业匠人职业污名应对策略,开发相关量表,探讨幸福感提升路径。

郭晶(市场营销教研室副教授):祁县作为“中国玻璃器皿之都”当之无愧:祁县的玻璃制造工艺不仅保留了传统的人工吹制方法,还融入了现代科技元素,如机械化生产线等的应用,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体现了祁县玻璃产品技艺传承与不断创新等超前意识,为祁县玻璃器皿带来了新的生命力。祁县玻璃企业家们能够挖掘当地晋商历史及其文化名城的资源要素,将其产品不仅仅定位在一种实用器皿,更是一种艺术品,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既具有传统美感又符合现代审美的玻璃制品,使其成为了传递文化的媒介和艺术的象征。

刘江鹏(物流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博士):祁县玻璃器皿行业技艺传承与现代化生产线建设并举,不同企业各有侧重;品牌塑造与市场拓展同行,但成效不足;政府支持措施得力,但仍有行业痛点亟待解决。

武钰才(物流管理教研室副教授、博士):祁县玻璃器皿专业镇的发展非常有特色,但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人才断层,人工吹制工艺的特殊性决定了核心产业工人的稀缺性,再加上外部引才内部育才跟不上带来一定隐患。二是粗放,从业者、管理者整体现代企业管理意识、理念和手段跟不上,暴露出有自营出口权不会用、产品附加值低、品牌价值不高等问题。三是营销,线上线下的结合有待深入。

郭鑫鑫(管理实务教研室讲师、博士):第一,重新认识祁县。调研之前是游客眼中的祁县,有闻名天下的乔家大院、渠家大院、万里茶道博物馆。调研之后认知的祁县,是“中国玻璃器皿之都”、“中国玻璃器皿生产出口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第二,人工吹制技艺极为震撼。人工吹制技艺,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如何用好现存5000余名核心技术工人(技能认定标准)和培育新一代核心技术工人(以玻璃产业工人身份为荣)尤为重要。可以从培育模式、激励机制、产业升级与创新、政策保障等方面发力应对。第四,祁县应从品牌建设、产品质量、技术工艺创新、宣传渠道、文化传承等方面提升品牌影响力,打造玻璃文化名片。

牛群(2023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调研中,我们参观了多家玻璃器皿企业,看到了现代化的生产线、精湛的工艺技术和丰富的产品种类,感受到了企业对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的重视。祁县玻璃器皿产业注重科技创新,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祁县玻璃器皿产业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手工玻璃器皿制作工艺精湛,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赵家榕(2023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通过此次调研,我深刻感受到祁县企业家们对当地文化的深厚自信,特别是在玻璃工艺方面的传承与创新。那些晶莹剔透的玻璃作品不仅展现了匠人精湛的技艺,更蕴含了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成果。站在高温的熔炉旁,他们每一滴滴的汗水都凝结着对工艺的信仰与追求。

孙腾炜(2023级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这次参观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玻璃器皿制作的魅力和价值,每一件玻璃器皿都是工人们智慧和汗水的结晶,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同时,我也对祁县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敬意和期待。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祁县的玻璃器皿产业一定会继续发扬光大,为中国的特色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